学费:10.80万
学制:2.5年
方式:周末班 集中班
地点:江苏
一、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学科齐全,结构合理,涵盖十二大学科门类的一所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其前身镇江农业机械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学校有13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3个学科进入前1%。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拥有1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23中国大学评价》综合排名第43位。
二、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始建于1982年,目前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MBA、MPA、MEM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拥有工商管理、工业工程、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物流管理等8个本科专业和工商管理(中美联合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中美联合培养)2个合作项目。其中,“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全国率先成立的中小企业学院——江苏大学中小企业学院也挂靠本学院;原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授予学院为“中国中小企业项目研究培训基地”。“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心”获批为“江苏省中小企业发展研究基地”,是江苏省首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研究团队”获江苏省高校首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称号。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获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2门以及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教指委金课等课程数门,首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教学竞赛奖多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江苏省教学成果特、一、二等奖等数项。
学院科研氛围浓厚,成果显著。近年来,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每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研究成果获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1项,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
学院十分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法国、日本、德国、英国、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0余所大学确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双方互派学者访学和学生交流学习。
同时,学院与国家工信部、江苏省中小企业局等政府部门、东风集团、中国一拖集团、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建有良好的协作关系。
三、江苏大学MBA项目
江苏大学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MBA学位(代码:125100)授予权试点院校,并设立校MBA教育中心;自2006年起,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2010年起面向海外招生。学院秉承“博学、求是、明德”的优良校风,借鉴国内外一流商学院工商管理培养方案,把系统的管理理论教育与实战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以为中小企业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有较强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的管理人才为己任。
江苏大学为MBA教学提供了一流的办学条件,经过多年的努力在MBA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9年MBA教育中心在全国MBA教学评估中,荣获小组第一名。江苏大学MBA教育中心将一如既往地为培养商界精英、造就卓越经理竭尽全力,架起企业家走向成功的桥梁。
研究方向主要包括:
(1)中小企业经营管理;
(2)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
(3)营销与信息管理;
(4)运作与供应链管理;
(5)投融资与财务管理;
(6)企业知识产权与创新管理
四、学制、学费等
1、学制和学习方式
非全日制MBA,基本学制为2.5年,非脱产学习,周末上课,授课形式分集中班(每月3-4天)和周末班(每月2-3个周末)。
2、培养费用
非全日制MBA总学费标准10.8万元/生,分三年缴清(第一学年缴纳4.32万元,第二学年缴纳4.32万元,第三学年缴纳2.16万元)。
3、招生人数与类别
2025年拟招生人数为120人,以当年学校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4、学位授予
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完成各培养环节,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将颁发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五、报考事项
(一)报考条件
1、国籍及政治思想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学历条件(须满足其一):
(1)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022年8月31日前毕业的考生);
(2)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2020年8月31日前毕业的考生);
(3)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023年8月31日前毕业的考生)。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报考时间
考生报名采取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1、网上报名时间:2024年10月15日至10月28日,每日9:00-22:00。
网上预报名时间:2024年10月9日至10月12日,每日9:00-22:00。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
2、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江苏省网上确认时间为2024年11月1日至11月4日(截止时间11月4日17:30),其他地区网上(现场)确认具体时间由报名所在省份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确定。
特别提醒:MBA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3、打印准考证:2024年12月11日左右。
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
(三)考试与录取
MBA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参加全国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复试由我校自主组织。
1、初试
时间:2024年12月21日。
考试科目:管理类综合能力,满分200分(含数学、逻辑、写作);英语二,满分100分。
2、复试
复试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英语听说能力、综合素质测试等。
3、录取
对于初试及复试成绩均达到我校最低录取分数线的考生,将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加权后计算总成绩,根据总成绩的排名决定最终录取结果。
注:上述招生信息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江苏大学研究生院等官方发布更新的信息为准。
相关简章
-
江苏大学是一所多个部门共同创建的高等学府,近些年该校为满足更多人的读研需求,于是开设了不同专业的在职研究生课程。那么江苏大学202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专业有哪些?本文为大家详细解答,仅供参考。
319阅读
2024-10-23 -
时代的进步让更多人选择提升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也就是提高职场的竞争力,很多人会选择就读在职研究生课程班。江苏大学是院校之一,其中的法学专业备受关注。下文分析,江苏大学法学在职研究生通过率怎么样?需具备哪些条件?
104阅读
2024-05-17 -
江苏大学是多个部门共同创建的高等学府,近些年该校为满足更多人的读研需求,于是开设了不同专业的在职研究生课程。关于江苏大学在职研究生学制是几年,有没有学制短的专业?本文为大家详细解答,仅供参考。
286阅读
2024-02-21 -
2023年10月22日,在桂花飘香的秋色宜人时节,江苏大学2023级MPA专业全体同学,前往圌山开展户外素质拓展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包括“沙盘模拟”“飞盘嘉年华”“极速60秒”“盲人方阵”和“神笔马良”等项目,旨在通过组织开展团队游戏与户外运动,培养同学之间的默契,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生对新集体的认同感,提升团队凝聚力。
15阅读
2024-01-31
-
答
江苏大学是一所办学规模较大、综合实力比较突出的重点大学,近些年该校为了满足更多人员的学习需求,于是开设了在职研究生课程。目前有部分想报考的人员在咨询报考江苏大学国际商务在职研究生有什么用,有哪些好处?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仅供参考。提高自身竞争力江苏大学在职研究
-
答
在职研究生课程为各行各业培养了许多务实型、高水平专业人才,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江苏大学作为热门院校之一,吸引了很多在职人员报考,其中设有车辆工程专业。下文介绍,考江苏大学的车辆工程在职研究生怎么样?毕业能拿学历吗?怎么样?考江苏大学车辆工程在职
-
答
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开始重视自己今后的发展,很多人开始在教育上投资自己。攻读在职研究生作为一种适合在职人员的提升途径,江苏大学便是院校之一,是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方式进行招生的。接下来介绍,江苏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什么专业好考?推荐读什么专业?江苏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专
-
答
目前,国内开设在职研究生课程班的院校比较多,其中江苏大学受到很多在职人员的喜欢。该校在职研究生课程班为有需求的人搭建了平台,其中设有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吸引了许多在职人员前来报名。下文分析,报考江苏大学工业设计工程在职研究生有年龄限制吗?报名条件有哪些?有年龄限
-
答
江苏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重点大学,近些年所开设的在职考研课程,吸引了很多想要提升自己的在职人员。关于报考江苏大学环境工程在职研究生有什么用吗,拿到学历有哪些好处?本文为大家详细解答,仅供参考。一、专业水平提高江苏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与全
40006-90680
全国研究生报名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