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在职研究生
浙江工商大学
  • 简章:3篇
  • 学费:¥2.50~12.80万
  • 学制:2~3年
  • 简称:浙商大
  • 招生:浙江
  • 方式:周末班 网络班 集中班
  •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

师资力量雄厚 办学实力强 注重人才培养

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简称管理学院)是浙江工商大学历史最长、规模较大的一个学院。其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企业管理系,2001年改设工商管理学院。学院设有党建中心、教学中心、学术中心、国际中心、案例中心、校友中心、智工商实验室、MBA教育中心、应心教育中心、企业管理系、营销管理系、人力资源与组织管理系、国际商务管理系、全球数字价值链研究中心、企业数智化与商务分析研究中心、数字创新与服务型制造研究中心、消费行为与数字营销研究所、公司战略与治理研究所、数字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等19个教学与科研机构。

学院现有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1个,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等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应用心理、MBA(工商管理硕士)、MPM(中加合作培养项目管理硕士)等硕士点5个,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商务等本科专业4个,全部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学院聘任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王重鸣为名誉院长,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挺革为实务院长,聘任南开大学李维安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高闯教授,香港城市大学杨海滨教授,浙江大学华中生教授、施俊琦教授等领军专家为特聘教授。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开展战略合作,聘任毛基业教授等为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和兼职研究生导师。

目前,学院拥有一支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比较合理的教职工队伍,现有教职工142人,其中专任教师98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23人、副教授44人,博士92人,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55人。学院拥有王永贵教授、陈衍泰教授等领军人才,共拥有国家级人才等10人次,包括国家杰青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宣传部“四个一批”文化名家2人,国务院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工商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1人。学院还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浙江省院士结对培养人才2人,浙江省“优秀高校教师”2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8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入选者18人,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3人,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10人等高层次人才。

一、学科建设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科,本科教育始于1978年,企业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具有20年历史,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11年历史。2016年获批浙江省A类一流学科,2017年成为浙江省唯一重点建设的工商管理优势特色学科,并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战略共建学科。学科通过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CAMEA认证)、AMBA认证和BGA金牌认证,连续8年获准ACCA白金级会员。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位列B+,2022年在软科最好学科排名第15位,学科实力居前5%。

学科下设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等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创新、行为、数字、治理、营销、旅游、会计、审计、慈善等9个研究领域,共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商务、旅游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8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拥有教育部授牌的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商贸研究中心,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商研究院,及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工商管理)等支撑平台。

        学科聚焦浙江省“两个先行”的战略需求,开展跨领域、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的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优势特色明显提升、建设成效显著。近5年获国家社科重大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1项,国家社科重点项目10项,国家级科研项目59项,亚洲产业合作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30余项;发表UTD24、FT50、ABS四星、《管理世界》论文数十篇,CSSCI论文300余篇。主持及参与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8项;在重要窗口建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数字化改革等国家和浙江省的重大实践领域,5年获得国家及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100余份。

二、人才培养

学院现有国内在册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1700多人,攻读学士、硕士、博士的国际生400多人。近些年,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课题立项每年均100余项,位列全校前茅;省部级及以上学术科技竞赛获奖180余项,获奖学生达400余人次,其中大学生经营沙盘模拟竞赛全国赛金奖1项,“尖烽时刻”大赛全国总冠军1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金奖1项,17级学生王作宁的创业事迹受到“学习强国”平台报道,成为学校在校生创业典型代表。学院为紧密结合学科特色,设有管理学会、未来企业家协会、云企HR协会、营销学会等学生社团。

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浙江“三地一窗口”优势,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培养具备全球视野、传承浙商精神、富有创新能力、勇担社会责任的卓越商科人才;推动“红色案例”进专业课程,推进“调研浙商”社会实践活动;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思政理论课为核心,专业课、通识课、实践课相协同的课程思政体系,其中,“企业危机管理”课程入选省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优秀案例,“课说浙江”连续被省级媒体报道,微党课“云端领航,浙里速度”入选全国高校影视作品展二等奖。

三、国际化建设

学校作为“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首批建设单位,引领学院积极打造国际合作平台,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学院拥有涵盖本、硕、博、博士后流动站的全体系国际生全英文培养人才培养体系,自2012年以来累计培养来自全球7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国际生,在读学历生中研究生比例超过50%。《组织行为学》入选国家“双语”示范课程和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人力资源管理》入选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肖余春教授被授予全球优秀孔子学院院长称号。学院与佛罗里达大学威灵顿商学院人力资源研究所签署联合培养博士后合作协议,已实施面向海内外联合培养博士后,与美国肯特州立大学商学院、美国伊利诺伊州公立大学商学院、法国巴黎十大、巴黎二大、巴黎高等商学院、法国克莱蒙奥弗涅大学等高校开展交流。

学院努力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国际志愿者服务以及国际生创新创业等特色活动。2018、2019年先后承办两届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旨在搭建支持海外青年汉学家开展中国研究的全球性平台--“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学院和浙江省文化馆共同举办国际生实训基地立足打造成为浙江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志愿服务品牌,“丝路心语爱心桥”志愿项目荣获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线上大赛》一等奖。学院留学生先后参加互联网+、浙江、上海等地多项创业大赛并获奖,并且在2021年多次参加亚运会相关志愿活动,表现优异。博士留学生在SCI、SSCI等国际期刊发表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

  

推荐简章

共3篇简章
专业方向 专业 关注度 学制 学费 授课方式 地区
全国研究生报名咨询电话

40006-90680

全国研究生报名咨询电话

热门专题

更多
  • 1
  • 2
  • 3
  • 4
  • 5

热门常见问题

更多

最新文章

更多

在线问答

更多

在职研究生工具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