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中医药简介
甘肃中医药大学是甘肃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
学校前身是1978年创立的甘肃中医学院;1989年,学校在甘南州卫生学校藏医学专业基础上创办藏医系,逐渐发展为具有硕士学位授予资格的藏医学院;2014年,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学校正式更名为甘肃中医药大学;2017年,和平校区一期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逐渐完成教学及行政整体迁入;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并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经过四十载薪火相传和砥砺奋进,学校已实现“办学层次提升”和“办学空间拓展”两大目标。
学校现有和平校区、五里铺校区、定西校区及甘南校区四个校区,形成“一校四区”办学格局,四个校区的功能布局分别为:本科专业人才教育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成人继续教育基地、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民族医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校本部所在的和平校区占地面积1050亩,坐落于兰州市和平开发区,居于甘肃省会东大门,东襟陇右第一名山兴隆山,西拥金城锁钥皋兰山,南倚钟灵毓秀官滩沟,北接丝路通衢连霍高速,遥对滔滔黄河,毗邻座座学府,人文气脉生生不息,医药教育别具特色。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校,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定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实现了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化培养和综合能力提升的有机结合,努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以及适应中医药国际化的外向型人才。
学校本部设有21个教学机构(其中与甘肃省人民医院共建第一临床医学院,与兰州市政府依托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共建第二临床医学院),4个直属机构,3个科研机构。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32家实践教学基地(含11所附属医院)。有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目前面向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135人,其中本科生12441人,专科生1674人,硕士研究生2660人,博士研究生148人,留学生129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
学校本部现有教职工954人,其中专任教师819人。现有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3人,双聘院士4人,岐黄学者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7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06人,17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1人被评为“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3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63人荣膺“甘肃省名中医”,11人被评为“甘肃省优秀专家”,10人获“甘肃省高校教学名师奖”,12人获“甘肃省园丁奖”,28人获“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23人入选甘肃省“333”“555”人才工程,7人入选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6人被选拔为甘肃省领军人才,27人被选拔为甘肃省卫生厅领军人才。
学校是具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中医药类高校。现有医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等7个学科门类,其中有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特色学科(A类)、7个省级重点学科、9个省级医疗卫生重点学科、2个省高校重点学科。有1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9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有32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有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授予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权。有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6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甘肃省高校新型智库。
学校是全国第四次中药普查甘肃省试点工作技术依托单位、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甘肃省牵头指导单位、甘肃省道地中药材标准制定工作牵头单位、科技部“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甘肃省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常设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敦煌医学研究及文化传承专业委员会牵头单位。目前馆藏纸质文献资源总量达81.19万册,其中纸质图书80余万册,馆藏线装古籍2.3809万册,外文图书2.956万册,纸质期刊4.327万册;拥有各类数据库49个,电子图书93万册,电子期刊27万册。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省部级和其他科研课题826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奖励75项(其中省部级9项),获得专利及软件著作145项(其中国家专利32项)。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533部,发表学术论文2646篇。主办《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儿科杂志》《甘肃基层卫生》三种学术期刊,其中《中医儿科杂志》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学校直属附属医院拥有院内制剂122个,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校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契机,本着“文化先行、医药互促、强化认同、实体合作”的思路,坚持以文带医、以医带药、以药带商、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广泛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向西交流发展,已与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共建了8所“岐黄中医学院”和4个中医中心,与美国、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法国、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乌克兰、匈牙利、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通过举办中医药研修班、中医实践和中医理论研修班,开展中医药培训、文化推广和义诊,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训了大批中医药工作者。每年选派教师赴外参加学术交流及研修培训,接待多批国(境)外高校和卫生机构来访团组,不定期邀请国际专家来校举办学术讲座,加强学术交流。已招收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乌克兰等18个国家的121名留学生在校学习。设立“丝绸之路”专项奖学金,资助在甘接受本科、研究生层次教育的优秀外国留学生及在甘肃就读的品学兼优的长期外国进修生。“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持续提升。
学校秉承“勤奋、严谨、继承、创新”的校训,坚持“立足西部求特色发展,传承仁术重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遵循“仁术勤和,玉汝于成”的育人理念,坚持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工作,旗帜鲜明确保正确办学方向、坚定不移树牢改革创新取向,建章立制顺应依法治理趋向、建强班子把握干事创业航向、夯实基础始终注重基层导向、从严从实确立作风建设指向。坚持“把优秀的人培养成共产党员,把共产党员培养成岗位模范”的“双培养”目标,深入推进涵盖教学、科研、医疗、管理服务等领域的“杏林先锋队”建设,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中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和处级干部“三述”制度,开展“党员组织生活主题立项”活动,着力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使之成为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强堡垒。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百千万工程”,打造组织建设、文化环境、学风建设、科技活动、网络阵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七大育人平台,创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校园文化,塑造学术节、艺术节、体育节和文化节等活动品牌,开展“经典医籍诵唱比赛”等一系列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和“中医中药进社区”等具有中医药专业特点的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先后被评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高校统战工作先进单位”。校工会和附院工会被授予“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荣誉称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省教育厅立项支持;“锦绣添香中药养生香囊”项目,获省赛金奖、全国铜奖。
面对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学校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甘肃省教育大会精神,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关键,以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保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实施质量兴校、特色立校、人才强校、开放活校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努力实现学校总体办学实力与水平显著提高,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实现新的突破,各项办学指标明显提升,部分指标进入省属高校和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学科布局更加优化,专业建设特色更加凸显,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产学研用推进机制进一步加强,社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建成环境整洁优美、人文特色鲜明、富有大学精神的校园,拥有万余名学子、千余亩土地、百余名名师名医,打造服务甘肃乃至西部发展的“五个重要基地”(即: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重要的研发和转化基地、重要的中医医疗和养生保健基地、重要的中医药文化传承基地和重要的对外合作交流基地),建设成为西部一流、特色鲜明、综合实力较强的开放性中医药大学,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热门简章
-
甘肃中医药大学是一所招收在职研究生的高等院校,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当下选择甘肃中医药大学在职考研者不计其数,但多数人对甘肃中医药大学在职研究生的招生信息不是很了解,下文具体介绍。
448阅读
2022-10-23 -
甘肃中医药大学是一所多科性大学,该校开设的同等学力申硕课程班多年来为国家及社会培养了许多复合应用型人才,备受报考人员的关注。接下来为各位介绍一下,甘肃中医药大学同等学力申硕专业有哪些?
416阅读
2024-10-05
-
答
甘肃中医药大学努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以及适应中医药国际化的外向型人才。部分上班族为了丰富自身学识,打算报考在职研究生来学习更多知识,询问到甘肃中医药大学在职研究生就读优势有哪些?甘肃中医药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
-
答
甘肃中医药大学坚持“立足西部求特色发展,传承仁术重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为医学事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那么甘肃中医药大学在职研究生的复试技巧有哪些,下文为大家详细解答,仅供参考。一、无需参加复试甘肃中医药大学开设的热门专业主要有中药学、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采
40006-90680
全国研究生报名咨询电话在线报名
招生学院
热门专题
热门常见问题
最新文章
在线问答
-
答
甘肃中医药大学以中医药学为特色,注重多个专业协调发展,以此吸引了很多从事相关工作人员想要报考甘肃中医药大学在职研究生。本文将针对大家的疑问“毕业能提升学历吗,认可度高吗?”进行解答。能否提升
-
答
甘肃中医药大学是一所教学设施完善、环境优雅的重点大学,同时也是在职考研的优选学校,对个人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关于甘肃中医药大学在职研究生毕业是什么学历,含金量高不高,本文为大家详细解答,仅
-
答
甘肃中医药大学开设了在职研究生课程班,课程设置注重理论结合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和提升学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养。受到了许多职场人士的喜欢,纷纷选择报考就读。那么,甘肃中医药大学在职研究生怎么
在职研究生工具
-
类型
-
信息
-
资讯
感谢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友好访问,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基本原则,本网将按照本声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提醒您仔细阅读。
一、用户须知
1、本网站尊重您的隐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处理网络个人信息的规定来处理您的信息。
2、本声明将介绍我们如何处理通过网站收集的所有个人信息,以及访问和更正这些个人信息的权利。
3、本网站享有变更本声明的权利,这些变更信息在更改的声明发布时立即生效。建议您定期阅读声明,了解声明变更的情况。
二、个人信息的范围和收集
1、我们收集您的个人信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您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优化并丰富您的用户体验,这些个人信息是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您的个人身份的信息,包括:
①姓名
②移动电话
③您在网站的表格上输入的其他信息(电子邮箱、出生日期、学历等)
④在您上载到网站的内容中包含的任何个人信息
2、以上个人信息均是您自愿提供。您有权拒绝提供,但如果您拒绝提供某些个人信息,您将可能无法使用我们提供的产品、服务,或者可能对您使用产品或服务造成一定的影响。
3、对于不满18岁的用户,须在其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并且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三、用户信息保护
用户使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过程中,根据具体需要,用户提供个人信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将采取一切必要合理的措施保护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未经用户同意不会向第三方透露用户的个人信息,但以下情况除外:
1、经您事先同意,向第三方披露。
2、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或者行政或司法机构的要求,向第三方或者行政、司法机构披露。
3、如您出现违反中国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协议或相关规则的情况,需要向第三方披露。
4、为提供您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而必须和第三方分享您的个人信息。
5、其它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根据法律、法规或者网站政策认为合适的披露。
以下情况造成个人信息外泄的,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不负任何责任:
1、用户将个人密码告知他人或与他人共享注册账户。
2、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等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信息的。
3、任何由于计算机问题、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侵入、或因政府部门管制而造成的暂时性关闭等影响网络正常经营的不可抗力而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
4、由于本网站链接的其他网站所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
四、用户的账号,密码和安全性
用户注册后将获得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账号及密码,用户应当妥善账号及密码并对通过账号进行的行为负责。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用户账号或安全漏洞,应立即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五、邮件、短彩信服务规则
用户同意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通过邮件、短信、彩信等形式向用户发送订单信息、促销活动公告等,如果用户不想接收来自订单信息以外的邮件和短信,用户需及时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六、责任限制
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对于用户因使用网络服务而遭受的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承担责任,亦不对用户所发布信息的删除或储存失败承担责任。
七、用户义务
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义务:必须符合中国有关法规,不传输任何非法的、骚扰性的、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恐吓性的、伤害性的、庸俗的,淫秽等信息资料。不使用网络服务进行非法用途,如教唆他人实施犯罪或侵权行为。不干扰或破坏网络服务或与网络服务相连的服务器和网络。遵守所有涉及使用网络服务的网络协议、规定和程序。用户须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若用户违反上述任何义务,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作出独立判断立即取消用户服务账号,并保留追究用户法律责任的权利。用户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使用记录将作为用户违反法律的证据。
八、更正或投诉
如果您需要查询、修改或更正您的个人信息,或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有任何疑问或投诉,您可以拨打电话40004-98986联系我们。
九、法律适用及争议解决
本服务条款的生效、履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如发生争议应提交北京仲裁委员会裁决,仲裁裁决是终局的。本服务条款因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相抵触而导致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