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在职研究生
中国美术学院
  • 简章:1篇
  • 学费:¥8.00~18.00万
  • 学制:4~4年
  • 简称:中国美院
  • 招生:浙江
  • 方式:周末班
  • 地址: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218号
招生方式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研究互通、教学融通、资源优化、关系顺畅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由历史悠久的雕塑系和新兴的公共空间艺术系组建而成。它建立的背景正是中国艺术教育深化改革和创新提升的新的发展时期,以美育普惠大众,营造大美之境。铸历史之人文精神、塑民族之灵魂、创造时代造型、弘扬人性正能量是它最根本的艺术使命。

审视未来艺术发展潮流,发扬我院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优秀学术传统,在新的发展时期,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将探索“东方精神”作为学术建设的新内涵,延展并构建本专业的“东方学”学科理念,研究探索其在教学、实验、研创和社会服务的方法论体系。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现设有雕塑系、公共空间艺术系、纤维艺术系三个系,其中包括十个工作室,十个实验室,八个研究所,由此形成教学、实验、研创的三环一体的结构,目的是以生为本,推行研究互通、教学融通、资源优化、关系顺畅,发挥学院整体的教学力量,促进一专多能、多元融合的教学目标,真正营造出学院的优质学术环境。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班陵生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潘晓蕾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郑靖、余晨星

雕塑系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创建于1928年,是我国最早的雕塑教育实体。雕塑系始终坚持“中西合璧,兼容并蓄”的办学思想,努力营造“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学术氛围。长期的教学积累和清晰的学术脉络奠定了深厚坚实的学科基础,学术成果丰厚,雕塑人才辈出,被誉为我国现代雕塑教育的发源地,为雕塑艺术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新世纪以来雕塑系坚持“两端深入,传承创新”的治学态度,重视专业基本功和开放活跃的学术思想,实行基础教学和工作室教学两段制教学模式,形成了本、硕、博三个层面完整的培养体系。现设有具象雕塑、跨界雕塑、木石金火雕塑、东方性雕塑四个工作室;以及雕塑造型基础(全院共修)、木石金火(陶、小型铸造)、综合材料、放大制作(全院共用)四个实验室。

目前雕塑系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研究方向互补、具有国际视野和开拓精神的师资队伍,他们恪守的学术品格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继续弘扬中国雕塑艺术传承与发展的能量,以“东方学”为新的学术拓展研究,探索雕塑艺术的东方精神,并建构教学、实验、研创、社会服务的方法论体系。

主要课程:素描、泥塑、实验室技术基础、中外雕塑史、泥塑写生、具象雕塑形式研究、专业阅读、专业创作、空间解构与重组、物质与形体、观念与创作、材料与工艺 、材料与构造、阅读与写作(或原文翻译)、个案分析 、创作札记 、身体与物体、身体与空间、空间书写—以书法为媒介的雕塑形态研究

师资概况:现有教师12 人,其中教授4 人,副教授7 人。

系主任:钱云可

系副主任:刘元婕

雕塑系网站:http://www.diaosucn.com

公共空间艺术系

公共空间艺术系设立于2002年,做为国内最早设立的公共艺术教研机构,旨在公共空间艺术背景下建立融艺术与人文、造型与设计、传统与当代、公共艺术理论研究与创作的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当代公共文化精神和公共空间艺术创作与设计能力的高级人才。现设有公共雕塑、场所空间艺术、景观装置艺术、艺术工程与科技四个工作室;以及模型模具、机动装置构造与程控、虚拟艺术、光媒介与综合媒体影像四个实验室。

公共空间艺术系作为中国艺术教育的新型优秀专业方向,致力于中国城市与乡村的人文、自然空间之东方美学精神的艺术营造,将继续发挥跨界融合的学科优势,秉承不断创新的精神,与时俱进地探索新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方式,引领和推动公共艺术学科和专业的发展。

主要课程:具象造型、抽象造型、虚拟造型、材料语言、空间艺术营造、机动装置、声音装置、智能景观装置、艺术工程设计、艺术写作灯光与建声、城市雕塑规划与创作、公共设施艺术、地景艺术、公共艺术概论

师资概况: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

系主任:郑靖

系副主任 :阮悦来,张俊

公共空间艺术系网站:http://www.chinava.cn/

纤维艺术系

纤维艺术系是在国际当代艺术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型学科。它以纤维形态的独特结构、表现语言和空间建构方式,形成一个富有人文精神特质的新的艺术门类,并呈现出多维性、跨界性、综合性及开拓性的特质。作为中国美院多年打造的具有国际学术影响的专业,它将一如既往地探索和推动纤维艺术的当代性和东方精神的艺术研究与创作,同时也致力于纤维艺术在大众生活、公共空间中多样性的艺术实践。

纤维艺术的教学引入软雕塑与空间艺术的概念,将艺术与人文、造型与材质、传统与当代、城市与空间的学术理念纳入教学体系,旨在培养具有深厚造型艺术基础,掌握纤维艺术表现与多样造型艺术手段,从中西方艺术精神融合的角度上进行当代艺术创作的综合性艺术人才。现设有纤维造型艺术、纤维与空间艺术两个工作室;以及编织艺术、数字纤维两个实验室。

主要课程:创意素描、编织与色彩、缝纫与拼贴、丝网印与染色、纤维与造型、软材料空间思维、软雕塑创作、公共艺术、纤维媒体、纤维艺术创作、当代纤维艺术发展史、当代艺术概论等

师资概况:现有教师6人,其中教授3人,讲师2人,教辅1人。

系主任: 黄燕

系副主任:应歆珣

  

推荐简章

共1篇简章
专业方向 专业 关注度 学制 学费 授课方式 地区
全国研究生报名咨询电话

40006-90680

全国研究生报名咨询电话

热门专题

更多
  • 1
  • 2
  • 3
  • 4
  • 5

热门常见问题

更多

最新文章

更多

在线问答

更多

在职研究生工具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