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创建于1952年,是我国创办早、师资力量强、学术水平高的纺织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198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批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纺织工程专业目前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
学院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纺织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制浆造纸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纺织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以及工程硕士点1个(材料与化工,纺织工程领域)。纺织工程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2006年入选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2010年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2008年获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国家第一批)、2012获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3年获批“十二五”省重点专业建设点,2014年入选江苏省优势序列学科,2015年获“十三五”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2017年和2020年分别获批国家新工科改革试点。轻化工程专业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该专业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和品牌专业。学院毕业生就业数量、企业满意度等指标在国内纺织类高校中居于前列,为行业和企业所公认。
学院拥有一批治学严谨、造诣深厚、科研成果卓著的教授和学术思想活跃的中青年学术骨干。至2023年4月统计:学院现有教职工136人,专任教师103人,其中教授34名、研究员7名、副教授31名、副研究员24名,博士生导师29人,硕士生导师79人;其中90%以上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60%以上专任教师有一年以上海外研修背景;教师队伍中有国家级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专家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纺织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人,全国争先创新奖1人,全国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4个。学院拥有一批行业影响力卓著的高水平人才,其中拥有中国纺织学会会士3人,桑麻学者1人,中国纺织学术大奖2人,纺织学术带头人6名。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现有“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针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111计划” 创新引智基地“、“特种防护纺织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功能纺织品江苏省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纺织品数字喷墨印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XX纺织复合材料JMRH中心“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设有纺织研究所、针织研究所等2个研究所,以及功能纺织材料、产业用纺织品、绿色纺织化学品、生态染整技术等10个研究室。
学院拥有25000平米的实验教学大楼,实践教学资源充足,包括一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无锡第一棉纺织有限公司合作);两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即“江苏省纺织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纺织类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江南大学纺织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纺织专业基础仿真实践基地(包括纺织材料、纺织半制品、纺织面料测试)和纺织生产全过程的仿真实践基地(包括纱线、机织物、针织生产实践基地;纺织品设计中心)”,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综合、体验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环境;同时,本专业利用区域优势,在长三角与三十余家纺织行业骨干企业建立卓越工程师实践教育基地,通过签订“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协议、企业深度参与学生企业实践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培养过程、校企产学研交流合作等一系列措施,探索并完善了合作培养模式,建立了与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积累了合作教育经验,为“卓越计划”所要求的“一年企业实践经历”提供了保障。
学院目前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079名,本科留学生4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551名。学生荣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国赛)金奖、全国大学生纱线设计大赛特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绿色染整科技创新大赛特等奖、一等奖,“红绿蓝杯”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一等奖,江苏省普通高校高等数学竞赛一等奖等。学院年平均学科竞赛获奖40余项。
学院在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方面成绩卓著。近年来,学院承担了教育部教学综合改革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项目3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建成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11门。在近年编写的30多部教材中,获全国教材一等奖1部,9部被评为部省级优秀教材,4部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建设下,已在纺织智能装备、纺织图像技术、纺织产品CAD、功能纺织品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纺织用酶制剂的开发、喷墨印花颜料墨水、超细涂料及染色技术等研究方向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学院紧紧围绕行业的需要和发展,并注重学科交叉,形成了一批产生重大经济效益和具有显著社会影响的成果。近年来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省部级项目百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超过6000万元,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等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近百项。
学院高度重视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充分发挥科技优势,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在科研开发、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与企业开展全面合作,推动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学院与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省20多个地市开展全面合作,为纺织行业与工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高性能紧密纺纱关键技术”、“全数字式智能花饰纱生产控制系统”、“数字化经编装备技术”、“全自动工业用布织样机”等一系列产品在周边省市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了纺织行业的科技发展和进步。
学院依托教育部纺织品生态加工关键技术创新引智基地、江南大学先进功能纺织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江南大学纺织生物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江南大学新型针织结构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和江南大学生态纺织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国际平台,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易斯安纳州立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美国康奈尔大学、美国奥本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英国赫瑞·瓦特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日本信州大学、葡萄牙米尼奥大学、韩国釜山国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逢甲大学和台湾铭传大学等30余所国际知名大学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近年来,已在国际纺织、材料、化学、生物领域重要学术期刊上联合发表“三类高质量”学术论文200余篇,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1项,获批省国际化品牌专业,培养青年教师和研究生67名。葡萄牙米尼奥大学Artur Cavaco-Paulo教授2014年入选江苏“外专百人计划”,2015年入选国家级人才和教育部海外名师,2016年获“江苏友谊奖”。另外,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Reza Ghiladi教授2017年入选江苏“外专百人计划”。学院与国际一流纺织名校——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签订了“3+X”项目以联合培养本科生,实现学分互认,已培养本科生54名,另外,学院也非常重视来华留学生的招生和培养,近五年已招收留学生67名。
学院重视校友情结培养,注重社会资源工作,于2012年成立全校首家汇聚海内外校友资源的学院级基金会——纺织教育基金会,秉承着“把纺服精神发扬壮大、把纺服人的诚实、踏实、务实、自强、进取、争先精神传承下去、把纺织教育发展基金会建成联结校友的纽带”的宗旨,目前纺织教育发展基金会已接受校友捐助1516余万元,成为了惠及全院师生的大教育发展基金,将对我院的人才培养、纺织学科建设提供切实有力的资金支持。
近年来,通过不断总结和凝练,学院突出了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扎实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造就毕业生社会美誉度逐年提升,学院近五年毕业生的就业率99%以上。毕业生以综合素质好、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知识面广,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而受到国内外用人单位的尊重和欢迎,在教学、科研、管理、咨询、产品及市场开发等领域发挥着骨干作用。学生遍布高校、科研单位、国家机关、跨国公司、外资企业等。
推荐简章
-
非全日制 纺织工程3年3.00万周末班江苏
40006-90680
全国研究生报名咨询电话热门专题
热门常见问题
最新文章
在线问答
-
答
江南大学是一所学科专业齐全、教学质量优秀、师资力量雄厚的高水平大学,在办学的过程中为国家和社会人才的培养做出了一定贡献。因此,有不少人想报考该校在职研究生。近期有部分想报考的人员在咨询:江南
-
答
如今在职研究生非常受欢迎,不少人打算通过该方式报考江南大学进行深造,但对上课的相关情况不是很清楚。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江南大学在职研究生是在周末上课吗?如何平衡学习和工作?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
答
现在攻读在职研究生课程非常受欢迎,不少人打算通过该方式报考江南大学进行深造,但对毕业后的就业情况不是很清楚。下文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江南大学在职研究生毕业可以当大学老师吗?证书学校认可吗?希望
在职研究生工具
-
类型
-
信息
-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