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联考复试失败案例分享及原因分析
MBA联考复试失败案例分享及原因分析
MBA联考复试表现很重要,不仅要专业课基础扎实,还要面试表现良好,最终能不能赢得胜利且看你的准备和表现了,但也记住不要过度,下面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分享MBA联考复试落马率很高的及三种表现,大家要规避哦。
一、充分准备,瞬间遗忘
【例】教室501正在进行研究生考试的面试环节。小媛在教室外踱来踱去,双手发凉,掌心都是汗水,嘴里不停地背诵着中文和英文的自我介绍。这是小媛第二次考研了,上次就是败在面试这一环节,因为当时太想好好表现自己,把自己能想到的老师可能会提问的问题都一一做了准备,还把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背下来了。
但是真正面对五六位老师的时候,竟然大脑一片空白,之前准备好的发言全部忘了,连自己的学校都差点说错。在导师提问环节中,小媛回答得也是磕磕绊绊,一些知识点甚至完全想不起来了。所以,为了让自己不再“忘词”,小媛还在拼命地背诵着自我介绍。
▶分析
紧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的一种情绪。心理学中,焦虑是指预期即将会面临不良处境而产生的紧张情绪,是一种内心的不安和恐惧状态,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如口干、胸闷、心悸、出冷汗、双手震颤、厌食等。普通的紧张都是暂时性的,突发性的紧张是一种恐惧感。
小媛就是因为心里紧张而表现得不好,甚至还忘了之前已经准备好的内容,最后导致兵败面试关。经过长时间考研备战,过了笔试关,进入到复试,心理紧张是很正常的,不紧张反而不正常。其实焦虑也不完全是件坏事,适度的紧张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激发内在的潜力,但是过度的紧张就会带来不良的后果了,还会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记忆。
▶支招
有效消除紧张心理,从根本上来说一是要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保持一颗平常心走进考场。在面试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是必须的,除了看课本知识外,也推荐同学们多找些近期的权威文献看看,了解一下本专业的发展方向,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及主要观点。“艺高人胆大”,熟悉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实战中也不会因为听到陌生的词汇而紧张。
在面试时,老师能看出不少同学都是比较紧张的,但是有很多同学都会掩饰,掩饰得也很有艺术。首先进入考场时一定要挺胸抬头,保持微笑。第一印象很重要,不能在还没开口之前就输了。
在回答老师提问时,最好分几点回答,做到逻辑清晰,言简意赅。同时尽量将自己的声音放大,这样既能缓解紧张,又能专心于自己的回答,更不会忘了自己之前说过的话。当然,如果自己实在太紧张,不妨让紧张自由地挥洒出来,直接说出来,或者向老师们申请一分钟的冷静时间,进行深呼吸、用力抓紧拳头再松开等放松运动。
二、群面抢话,急于表现
【例】一场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后,大多数小组成员对小雷的印象都不好。不能否认小雷对专业学习得很好,对大家讨论的话题很有自己的见解,但是他却经常打断其他同学的发言,往往是其他同学还没有讲完自己的观点,他就给那个同学进行总结了。一旦有同学的见解与他不同便与其进行辩论,还引用各种理论、模型说服大家,不经意间造成了“一言堂”,甚至还有些咄咄逼人。小组一共有7名成员,最后竟然变成了小雷和另外6个同学的辩论赛。小组讨论一共40分钟,过了半小时大家竟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
▶分析
目前一些学校的考研面试过程中采用了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通过让小组成员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一段时间的讨论,来观察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反应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等。小雷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得过于突出,虽然展示出他自身的一些特长,除了口才好、知识掌握扎实外,没有表现出合作意识,更没有给其他人一个表现的机会,过于强势,急于表现自己,这样反而容易引起老师的反感情绪。
考研可以说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而面试的时间每个人只有几分钟,因此同学们抓住那几分钟拼命展示自己也是无可厚非的。表现欲是人的基本欲望,是个性突出、有生命力的表现,但过于表现、欲望过于突出却会反映个人的内心空虚。群体面试不是辩论赛,需要大家合作攻克难关,所以不要急于表现自己,一定要做好每一件小事,细节决定成败,一个人的本质正是从小事情来体现的。
▶支招
每个人心里都希望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扬,人的成长总是离不开激励。每个人都渴望去展现自我,人的情感功能系统还有一个先天存在的机能,这就是需要他人关注自己、亲近自己和重视自己。然而放在小组讨论中,每个人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别人的风度、教养和见识。这三者是通过个人发言的时机、发言的内容、何时停止、遭到反驳时的态度、倾听他人谈话时的态度等表现出来的。因此,就算在这样高压的环境下,也要学会去控制我们自己的表现欲。
考生们在面试中至少要做到:进行有效的发言;善于提出新的见解和方案;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支持或肯定别人的意见,在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基础上根据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观点;是否善于消除紧张气氛,说服别人,调解争议,创造一个使不大开口的人也想发言的气氛,把众人的意见引向一致;倾听别人意见,不要侵犯他人发言权。
另外还要提醒一些考生,除了控制自己的表现欲外,也不要对老师和其他同学咄咄逼问,钻牛角尖地追问到底。也许你认为这会显出你比较好学,有很强的求知欲,但在别人眼里,你可能就是一个不成熟的典范了。
三、迎合考官,不慎落马
【例】莉莉考的是中国文学的硕士,在面试时一位研究古代文学的老师让她谈谈对古代乐府诗的认识,但是莉莉其实并不喜欢古代文学,对这一块的了解也不够深入,但是一想如果自己坦诚说出自己对这一块的了解不够彻底可能会得不到高分,再想想这个老师是研究古代文学的,只要夸夸乐府诗歌就行了,于是硬着头皮回答了,回答中还说自己对乐府诗歌很感兴趣。
本以为回答完这个问题就没有了,没想到那个老师对她的回答产生了兴趣,竟然让她背诵一首乐府诗,并分析下这首诗的亮点。这下莉莉傻眼了,因为她从来没能完整地背诵过一首乐府诗。
▶分析
同学们在回答问题上投老师所好,有几种原因:一是渴望获得正确的信息;二是为了被喜欢和接受;三是为减缓群体压力。
在面试之前,同学们心里肯定都会猜测面试的导师会是什么样的人,眼神犀利的老师?爱挑剔的上司?评头论足、言辞犀利的评委?因此在面试过程中,为了获得导师更多的肯定,给导师留下深刻印象,同学们有意无意地都会去迎合老师,这也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人情。
然而像莉莉这种情况,虽然能勉强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但是却不能招架老师的下一个攻击,也证明了“迎合”这个策略并非上上策。因此面试的时候,大家不要用一些自作聪明的招式以期蒙混过关,毕竟老师们对自己的研究领域都非常了解,只需要多问几个问题就能看出来,基本能判断出哪些学生是真正做了功课的,哪些只是现场胡诌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诚实度”考验,也是许多老师挑选学生时的考查重点。
▶支招
同学们在回答老师的提问时,不要揣摩老师的意图而去刻意迎合老师的心理,你怎么想就怎么说,不要去想什么标准答案,回答的过程有时比答案本身更重要,但也不要刻意标新立异。当然这并不是说要你跟老师唱反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首先,了解你报考老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是必要的,但最好是要自己吸收消化了,形成自己的知识内容,建立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等到老师提问时以背诵式的回答或曲意迎合。
面试形式各种各样,面试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一些老师的问题可能会比较偏向专业的,一些老师可能会喜欢问你的毕业论文,还有一些老师对当下热门的政治、社会、经济等问题感兴趣。
同学们如果要对每一块都深入地了解是不可能的,这时候就要根据自己的思考去回答,而不要弄虚作假,更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如果真的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大胆地表露自己的想法,毕竟在所有的环境和变化中,我们唯一可以掌控的就是自己。
感谢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友好访问,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基本原则,本网将按照本声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提醒您仔细阅读。
一、用户须知
1、本网站尊重您的隐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处理网络个人信息的规定来处理您的信息。
2、本声明将介绍我们如何处理通过网站收集的所有个人信息,以及访问和更正这些个人信息的权利。
3、本网站享有变更本声明的权利,这些变更信息在更改的声明发布时立即生效。建议您定期阅读声明,了解声明变更的情况。
二、个人信息的范围和收集
1、我们收集您的个人信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您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优化并丰富您的用户体验,这些个人信息是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您的个人身份的信息,包括:
①姓名
②移动电话
③您在网站的表格上输入的其他信息(电子邮箱、出生日期、学历等)
④在您上载到网站的内容中包含的任何个人信息
2、以上个人信息均是您自愿提供。您有权拒绝提供,但如果您拒绝提供某些个人信息,您将可能无法使用我们提供的产品、服务,或者可能对您使用产品或服务造成一定的影响。
3、对于不满18岁的用户,须在其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并且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三、用户信息保护
用户使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过程中,根据具体需要,用户提供个人信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将采取一切必要合理的措施保护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未经用户同意不会向第三方透露用户的个人信息,但以下情况除外:
1、经您事先同意,向第三方披露。
2、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或者行政或司法机构的要求,向第三方或者行政、司法机构披露。
3、如您出现违反中国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协议或相关规则的情况,需要向第三方披露。
4、为提供您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而必须和第三方分享您的个人信息。
5、其它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根据法律、法规或者网站政策认为合适的披露。
以下情况造成个人信息外泄的,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不负任何责任:
1、用户将个人密码告知他人或与他人共享注册账户。
2、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等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信息的。
3、任何由于计算机问题、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侵入、或因政府部门管制而造成的暂时性关闭等影响网络正常经营的不可抗力而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
4、由于本网站链接的其他网站所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
四、用户的账号,密码和安全性
用户注册后将获得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账号及密码,用户应当妥善账号及密码并对通过账号进行的行为负责。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用户账号或安全漏洞,应立即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五、邮件、短彩信服务规则
用户同意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通过邮件、短信、彩信等形式向用户发送订单信息、促销活动公告等,如果用户不想接收来自订单信息以外的邮件和短信,用户需及时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六、责任限制
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对于用户因使用网络服务而遭受的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承担责任,亦不对用户所发布信息的删除或储存失败承担责任。
七、用户义务
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义务:必须符合中国有关法规,不传输任何非法的、骚扰性的、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恐吓性的、伤害性的、庸俗的,淫秽等信息资料。不使用网络服务进行非法用途,如教唆他人实施犯罪或侵权行为。不干扰或破坏网络服务或与网络服务相连的服务器和网络。遵守所有涉及使用网络服务的网络协议、规定和程序。用户须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若用户违反上述任何义务,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作出独立判断立即取消用户服务账号,并保留追究用户法律责任的权利。用户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使用记录将作为用户违反法律的证据。
八、更正或投诉
如果您需要查询、修改或更正您的个人信息,或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有任何疑问或投诉,您可以拨打电话40004-98986联系我们。
九、法律适用及争议解决
本服务条款的生效、履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如发生争议应提交北京仲裁委员会裁决,仲裁裁决是终局的。本服务条款因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相抵触而导致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
热门简章
-
2016年一月MBA联考成绩将要在2016年2月中旬公布,随着考试成绩的公布,各院校有关一月MBA联考分数线也会随之公布。那么,2016年北京理工大学一月MBA联考分数线将会
380阅读
2016-01-25 -
中南大学坐落于湖南长沙,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湖南省唯一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每年都有很多人前来报考该校
302阅读
2016-01-25 -
重庆理工大学2016MBA联考成绩查询时间:2月19日,目前,关于重庆理工大学2016年一月MBA联考(考研)成绩查询方面的通知已经公布,下面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为大家整理了详细内容,希望广大考生能够抓紧时间查看。
205阅读
2016-01-22 -
2016年考研推免录取查询入口已开通,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讯: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招生工作办法的通知》(教学厅〔2014〕5号)要求和2016年推免工作进度安排。
188阅读
2016-01-25 -
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MBA联考成绩查询时间,目前,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早已经结束,而考生迫切的想要了解所报考院校一月MBA联考成绩查询的时间。那么,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MBA联考成绩查询时间什么时候?
239阅读
2016-01-25
-
答
辽宁大学2016年一月MBA成绩什么时候查询? 目前,距离辽宁大学2016年一月MBA联考初试结束已经一个月的时间了,很多考生正在焦急的等待着考试成绩的公布。那么,辽宁大学2016年一月MBA成绩什么时候可以查询呢? 辽宁大学2016年一月
-
答
2016年一月MBA联考网上调剂流程是怎样的? 2016年一月MBA联考初试成绩即将公布,对于很多考生来说,都想要在第一时间了解到自己的考试成绩。对于一月MBA联考初试成绩不是特别理想的考生来说,可以选择网上调剂。那么,2016年一月MBA联考网上调
-
答
2016年一月MBA联考初试已经结束了,考生们都在焦急的等待着成绩的发布,但是在这个时候建议大家还是把精力都放在复习当中,因为毕竟成绩公布后紧接着就是复试了。下面为大家介绍:2016年一月MBA联考成绩是在学信网上查吗? 2016年一月MBA联考成绩
-
答
2016年一月MBA联考什么时候复试? 在一月MBA联考的考试中,考生除了要通过统一组织的全国初试外,还要通过院校组织的复试。由于复试是各院校自行组织的,所以考试内容各不相同,那么,2016年一月MBA联考什么时候复试呢? 2016年一月M
-
答
2016年MBA分数线会高还是低? 2016年MBA联考已经结束,而根据往年MBA分数线发布时间推测,预计2016年一月MBA联考国家线将会在3月底或者4月初公布。但是很多考生还是特别的想要了解2016年MBA分数线涨幅情况,不知道2016年MBA分